航空百问:为什么说试飞是举一国之力进行的试验?
飞行试验,简称试飞,顾名思义,就是在真实的条件下进行科学研究和产品试验的过程。试验对象当然就是各种各样的飞行器,比如战斗机、轰炸机、运输机、直升机以及专门用于飞行试验的专用试验研究机,等等,这些飞行器上的机载设备和武器装备也是我们的试验对象。
目前,全世界只有美、俄、法、英及我国等少数航空强国拥有专业的权威试飞机构,而航空工业试飞中心就是我国唯一的经国家授权的鉴定试飞机构。
那么,如此一项举一国之力进行的试验
究竟要试验什么呢
天空之大,广阔无垠。但飞机飞行可不是脱缰野马,它有着严格的飞行限制。行话称飞行包线。
越过这些包线限制,飞机就可能失去操纵,或者发动机停车,或者结构损坏,甚至空中解体,造成灾难性的后果。飞行试验的目的之一就是要验证和确定各类飞行包线,也就是给飞机飞行画一道道红线。
试飞的主要任务就是要探索红线边界,就是要接近甚至突破这条曲线。试飞员和试飞工程师则是红线边界的探索者和实践者。
试飞过程看似与普通飞行无异,却往往伴随着极大的风险。
世界很大,我要走到线的外面,看看飞机的极限究竟在哪里。这看似小小的一步,往往伴随着极大的风险。速度太小,飞机会因升力不足而无法操纵;加速度太大,飞机结构可能发生不可逆的损坏。
而这每一次贴近极限甚至超越极限的探索,都在为未来战场上飞行员的生存甚至战斗的胜利积聚力量。飞行试验是集科学性、工程性、风险性于一体的系统性工程。
自我国飞行试验起步至今,先后有30多位试飞员及试飞工程师为探索航空新领域、验证新技术,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
一架飞机,是由上百个系统、上千个设备及数十万个零部件组成的,而试飞,就是要把飞机预先设计的功能与性能“拉出来,没病走两步”。整个试飞过程往往需要上千小时,周期长达4-8年或更长。
从飞机还未完成整体设计或未生产出来之前,很多新技术其实已经在已有的飞机平台上开始试飞了,这就是“它机领先试飞”。
随后飞机制造出来,第一次与蓝天亲密接触,也就是我们熟知的“首飞”,这其实呀,只是飞机的“入学考试”。入学后的半年至一年被称为“调整试飞”,会对”飞机各个系统的功能和性能进行初步验证,相当于“摸底考试”。
之后就登录“鉴定试飞”阶段了,这段时间内,试飞员和试飞工程师会事无巨细地完成飞机每一项功能和性能的验证考核,迎接试飞最终的“毕业考试”一一状态鉴定。
完成鉴定后,飞机就会交付给部队或用户,进行新一阶段使用或投入航线运营,踏上属于它们的新征程。
试飞是各种航空新技术研究的重要手段,是人类飞得更高、更快、更远的阶梯。放眼百年航空史,凭借试飞取得的成果相当于其他所有手段取得的成果之和。
例如,高超声速、前掠翼、变后掠翼、垂直起降等重大技术的突破,无一不是通过飞行试验研究和试飞验证取得的。
在第十二届中国富易堂fyt上大放异彩的“眼镜蛇”、“赫伯斯特”、“落叶飘”等机动动作,其所涉及的推力矢量技术,也是通过试飞验证获得的。
总而言之,试飞伴随着飞机的诞生而诞生,它贯穿于飞机设计、研制、生产、鉴定和使用的全过程,是确保每一架飞机翱翔蓝天的支撑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