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行培训成国内通航产业主体
自2015年国务院、中央军委印发《关于深化我国低空空域管理改革的意见》,对深化我国低空空域管理改革作出部署以来,国内与通航相关的企业队伍规模迅速壮大,然而5年过去了,这些企业的生存状况如何?哪些企业一枝独秀?又有哪些企业后来居上?咱们就用这15张榜单上的数据说话吧!
没什么悬念,截至2015年10月底,内地通航企业数量位列前五位的省份为北京、广东、上海、四川、山东;倒数三名则为西藏、宁夏、福建。西藏到目前为止暂无通航公司。
截至 2015年10月底,通航飞机数量位列前五的省份分别为: 四川、 北京(注:中国民航飞行学院位于四川,故排名占优。)
如上图所示,尽管通航企业的实力是运营领域、机队规模、管理能力等一些列指标的综合结果,但我们通过运营飞机的数量也可窥一斑而知全身。
目前,中国民航飞行学院由于其特殊的行业地位,以223架飞机一枝独秀,历史悠久的北大荒通航紧随其后,金鹿公务作为中国公务机行业的带头人,在同行业中以绝对的优势位列第三,中信海直也由于其在资本市场的成功运作位列第六。在这张榜单上我们还可以看出,航校和开展飞培业务的企业达到七成以上,这也意味着中国通航飞机数量和飞行小时数很大程度上依旧依靠的是飞行培训。
我们再单独看一下通航运营企业最多的北京,目前,北京拥有42家通航企业,运营的飞机数共计248架,由于首都的特殊优势,这些企业实力较为平均、且经营较为稳健。
鉴于航校在中国通航产业中所占的较大比重,特将航校单独做一对比。从机队规模来看,中国民航飞行学院已绝对优势占据头名;但从飞机价值来看,由于飞行学院的大量的飞机为初教机,单机价值较低,则飞龙通航略胜一筹。
这两家公司运营的飞机价值相加,占到了全部13架航校飞机总价值的65%。
截至2015年10月底,中国内地直升机数量为613架,图示前10名的直升机运营企业拥有的飞机数量,占到内地全部直升机数量的34%。
中信海直这几年机队扩张速度较快,无论是机队规模还是飞机价值都位列第一,其在稳扎稳打海上石油平台的传统业务基础上,多元化发展,取得了不错的成绩。飞龙和南航珠直则紧随其后。脱胎于老牌国企中国通用航空的东方通航这两年显得进步乏力。
截至2015年10月底,中国内地的公务机数量为253架。金鹿继续领先。
事实上,1995年中国的第一次公务机飞行就是由金鹿执飞的。从某种程度上说,金鹿的20年就是中国公务航空发展的缩影。而近几年随着公务机行业的井喷,多家后起之秀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呈现出百花齐放的局面,但并未对金鹿造成实质性的威胁。
都是壕,不解释。。。
对了,还是要解释下,企业自有非运营飞机是指:出于非运营盈利目的、企业自有的飞机。而特别要注意一下第三张图,2-4亿人民币的大中型公务机仍是企业与个人购买的主流,这也是公务航空的中国特色之一。
目前,在中国内地运营的通航飞机的制造商共有56家,由于机型大小、价值和用途各不相同,这张图中的所涉及的很多机型之间并不具备可比性,因此,不做比较,仅供参考而已。
公务机,湾流仍是老大,庞巴迪紧随其后,达索这几年也有上升势头……
直升机方面,因为国内培训以及其他需求较多,罗宾逊一枝独秀。与此同时,作为大型及重型直升机的代表,西科斯基尽管需求量较小,无法在数量上体现优势,但是其市场份额依旧稳固。